散热器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供暖效果、安全性和使用寿命,无论是明装还是暗装,都需遵循规范流程并关注细节。以下是详细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:
一、散热器安装步骤(分暗装和明装两种,流程略有差异)
(一)暗装散热器(适合新房装修,管道隐藏在墙体 / 地面)
前期设计与定位
与业主沟通供暖需求,结合房屋户型图确定散热器位置(优先窗户下方、门后等空气对流处)、组数及管道走向。
标记管道预埋路径(墙面开槽位置、地面管道走向),避开承重墙、水电管线及家具安装位置。
管道预埋与开槽
按设计在墙面、地面开槽(深度约 5-8cm,宽度根据管道数量确定),预埋 PPR 热水管(需区分供水管和回水管,颜色或标识区分)。
管道转弯处需做圆弧处理,避免直角影响水流;管道固定间距不超过 1 米,用管卡固定牢固。
安装集分水器(地暖 + 散热器混装时)
若为独立供暖(如壁挂炉),需在厨房或设备间安装集分水器,连接各房间散热器管道,确保水流分配均匀。
墙面修复与打压测试
管道预埋后用水泥回填开槽处,待干燥后进行打压试验:关闭总阀,向管道注水至 0.8-1.0MPa,稳压 30 分钟,压力下降不超过 0.05MPa 为合格(确保无渗漏)。
散热器固定与连接
装修后期(墙面刷漆、贴砖后),根据定位在墙面打孔,用膨胀螺丝固定散热器支架(确保水平,误差≤3mm)。
将散热器挂在支架上,连接进出水管(左供右回或上供下回,按产品标识),接口处用生料带或密封胶密封,加装阀门(方便后期检修)。
系统调试与排气
连接壁挂炉或集中供暖主管道,打开总阀注水,依次打开各组散热器的排气阀(手动或自动),排出管道内空气(直至水流连续无气泡)。
运行系统 2-3 小时,检查接口是否渗漏、散热器是否热均匀,调整阀门确保各组散热一致。
(二)明装散热器(适合老房改造,管道暴露在外)
定位与测量
无需开槽,直接确定散热器安装位置(避开插座、家具遮挡),测量管道长度、弯头数量,定制管道走向(沿墙角、踢脚线或吊顶边缘,尽量隐藏)。
安装支架与散热器
墙面打孔固定支架,挂装散热器(确保水平,与墙面间距≥3cm,底部距地面≥10cm,避免地面潮湿腐蚀)。
管道连接与固定
用 PPR 管或铝塑管连接散热器与主管道,管道沿墙面用管卡固定(间距 50-80cm),转弯处用弯头衔接,接口用热熔或卡扣密封。
每组散热器进出水端加装球阀(方便关断检修),供水管加装过滤器(防止杂质堵塞)。
打压测试与调试
同暗装流程:打压至 0.8MPa,稳压 30 分钟无渗漏后,通水排气,调试散热效果。
二、散热器安装注意事项
1. 安全与规范类
承重要求:散热器安装需固定在实体墙(承重墙或实心砖墙),轻质隔墙需加装加固支架(避免坠落),单组重量超过 30kg 时需额外承重设计。
管道选择:必须使用耐高温(≥80℃)的热水管(如 PPR 稳态管、铝塑复合管),禁止用冷水管或劣质管材(防止高温老化破裂)。
压力测试:无论明装还是暗装,打压试验是核心环节,不合格必须返工(尤其暗装,后期维修成本极高)。
2. 供暖效果优化类
安装位置:优先窗户下方(冷空气进入时被加热,形成对流循环),避免安装在窗帘后、沙发旁等遮挡处(影响散热,降低效率 30% 以上)。
片数与间距:同一组散热器片数不宜过多(钢制≤20 片,铜铝复合≤15 片),否则需分两组安装;片与片之间保持 2-3mm 间隙,确保热空气流通。
排气与排水:系统运行前必须排净空气(否则出现 “半截热”);独立供暖系统每年停暖后需排空管道水(防止冬季冻裂或腐蚀)。
3. 细节与维护类
阀门安装:每组散热器进出水端需装阀门(方便单独关断检修),主管道装总阀和过滤器(定期清理杂质)。
防腐处理:卫生间散热器需选专用卫浴型号(如铜铝复合背篓式),接口处涂防锈漆;钢制散热器需满水保养(防止内壁氧化腐蚀)。
与装修协调:暗装需在墙面刷漆、贴砖前完成管道预埋和打压;明装管道尽量沿踢脚线、吊顶边缘布置,用装饰扣遮盖(美观性提升)。
4. 特殊场景注意
壁挂炉联动:独立供暖时,散热器管道与壁挂炉的连接需匹配功率(壁挂炉输出功率需≥总热负荷 1.2 倍),避免 “小马拉大车”。
集中供暖改造:老房改散热器需先确认小区供暖压力(通常 0.3-0.6MPa),选择适配耐压型号(钢制≥1.0MPa,铜铝≥1.6MPa)。
通过严格遵循安装步骤并关注上述细节,可确保散热器供暖高效、运行安全,同时延长使用寿命(安装的散热器使用寿命可达 10-15 年)。
以上就是艾维森散热器厂家为大家带来的‘散热器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’相关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想要了解更多暖通知识,请多多关注艾维森散热器官方网站。